
王有良
彭州市人民医院院长
博士,主任检验技师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优生科学家协会理事、中国优生协会遗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 POCT 分会基层推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卫生技术评估及医疗质量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会员、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全国理事会理事、《国际检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四川省血液流变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常务专家、成都市四优医务工作者、彭州市第六批拨尖人才、彭州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彭州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彭县卫生院,创建于 1942 年。建院初期,医院只有 21 名医务人员,月收治住院病人 30 多人次。
77 年过去,医院呈细胞分裂般巨变,现在拥有 1,700 多名员工、开放床位 1,106 张,月收治住院病人近 4,000 人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77 年过去,一代一代的彭医人,在成都平原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厚德仁爱、博学精术」价值取向,为彭州市人民医院开拓创新,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石,哪怕是 2008 年「5.12」特大地震,也没有震垮彭医人的坚守和信念,反而让彭医人更加执着,更加坚定,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变成更加显沉稳、厚重。
77 年过去,彭医人信心满满,厚积薄发。面前未来,现任医院院长王有良院长非常自信,他告诉记者:今天的彭州市人民医院,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高速发展,势头强劲!
天时:顺势而为,紧抓政策福利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医联体、分级诊疗等模式越来越受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处于成都平原中心位置的县级医院成为改革中的重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大背景下,彭州市人民医院顺应时势,通过一系列新的举措,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医院落地生根。
王有良院长告诉记者:顺应时代要求,用好用活医改政策,是彭州市人民医院班子成员的共识,也是全院员工共同愿望。
2016 年 4 月 15 日,在彭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由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牵头,以彭州市人民医院为枢纽,与彭州市辖区内 24 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1+1+N」形式的区域性、综合型医疗联合体,为医院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仅 2019 年上半年,就选派 32 名医务人员下沉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在彭州市人民医院主导下,搭建了涵盖彭州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的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开展会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及医疗服务水平。
彭州市人民医院直面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国家整体「未富先老」的问题,创新性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打造「祥福照护中心」,将「医」、「康」和「养」无缝衔接起来,创造性开展智慧养老、园林式养老、情景式养老……既满足了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的健康需求,又减轻了政府、社会、家庭的负担,这种新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民的高度认可,王有良院长为此还获得了「2019 四川养老(医疗)行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地利:高效管理,竞争激励发展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政策再怎么好,也要靠自身足够的实力,来推动医院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领导班子的能力决定了医院发展的能力。王有良院长告诉记者:「医院一直非常重视打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重视中高层干部执行力的提升,看重领军人物在团队的表率作用发挥。」
狠抓内涵建设,发展优势学科,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彭州市人医院先后出台的《医学重点专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对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打造医院的品牌和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还专门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对重点专科建设进展和建设成效,实行全程管理,主要从研究方向、梯队建设、教学能力、业务技术工作、科研水平、学术交流、基本设施、学科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王有良院长告诉记者:对于专科建设得比较好的科室,医院会给予创建奖励,并对科室的经济投入、科研立项、新技术开展、设备投入、人才培养、外出学习、评先评优等各方面予以倾斜政策。目前,彭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和骨科已经跨入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行列,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老年医学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八个科室成为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
医院管理层的高效运营,全院职工和科室间的良性互动、有序竞争,形成的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格局,为医院蓬勃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赢得了同行的赞誉,《中国卫生杂志》社颁发的「2018 年度管理创新医院」的荣誉,彭州市人民医院尽收囊中,的确是实至名归。
人和:以人为本,医院充满温情
天时、地利、人和,在成功的三要素里面,最核心的还是人和。「建有温度、有情怀的医院,做有磁性的人」,这是王有良院长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新员工岗前教育第一课中必不可缺的内容。王院长希望医院所有职工都能以此要求自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达成从「疾病」到「病人」的医学转变,彰显医学的人文本质。
患者进入彭州市人民医院,导医台、患服中心、挂号收费窗口、住院病区,时时处处都在彰显「厚德仁爱」的人文景观、「博学精术」的职场环境。比如,依托互联网+医疗开始远程门诊,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享受到省城专家的优质服务;住院病区增设平价超市、营养餐厅、妈妈宝贝屋等,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多元化服务;病区建立「医患沟通室」,配备多功能学习型液晶电视、电脑、沙发、可移动 X 线读片机等,让患者能够在一个更加舒适又能保护自身隐私的环境中与主诊医生开诚布公地交流、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医院、医生对他的尊重,这也是彭州市人民医院「提供人文气息的医疗服务,营造人文意味的医疗环境,构建人文情义的医患关系」三张「人文牌」的良好展示。
医务工作者进入院区,走进职场,停车场、休闲区、园林式花园、绿色办公场所,时时处处都在归至如家的温暖。王有良院长告诉记者:医院班子治院方略的头号招牌,就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王院长说,「如果医患关系是一对矛盾关系的话,职工是矛盾关系的主要方面,抓好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也会相应得到改变。」因此,彭州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职工文化建设,每年都要举行各种户外拓展活动、职工文化作品展、运动会、歌舞会;为职工建立了健身房,配置了健身器材、跑步机、瑜伽球等;为「金榜题名」职工子女颁发奖学金,开展医二代进医院「亲子」体验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免费健康体检;在员工患病住院,直系亲属去世等医院都会及时派人慰问和给予帮扶;员工生日时,在送上生日礼物和贺卡的同时,还会用短信对职工送去生日问候……点点滴滴,都让职工真实感受到来自医院大家庭的温度和温暖。
尾声
回眸南城院区大门口「福建援建」四个大字,似乎听到灾难中的人民在倾诉白衣天使的圣洁,似乎听到无数的百姓在传讼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攀登的精神,与「海西精神」相吻合,似乎看到无数的医学精英汇聚在这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守护健康,造福百姓。
此时此刻,王有良院长自信的话语再次响在耳边:「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又有谁能阻挡彭州市人民医院高速发展的脚步?